****电厂输灰码头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示
根据《**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364 号)和《**省环境保护 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函》(浙环发[2018]10 号),****(项目单位)拟****电厂输灰码头项目,现公开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起十个工作日。
一、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县鱼山北作业区,拟投资1.54亿元**1座5000吨级输灰码头及相应配套设施,年设计吞吐量200万吨,码头平台长145m、宽20m,使用岸线长度145m。近期吞吐量70万t/a,远期吞吐量100万t/a,设计通过能力103万t/a。码头前沿需局部疏浚方可满足设计船型使用要求,疏浚量为6万m3。
二、主要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为居住点,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有无居民海岛、自然岸线、重要水生生物“三场一通道”。
表 1 主要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目标
类别 | 序号 | 敏感目标 | 方位 | 相对位置关系 | 保护对象及要求 | 主要影响因素 |
环境空气 | 1 | 鱼山北倒班宿舍 | 工程东南侧 | 2.7km | 关心点。保护目标为GB3095-2012二类 | 空气质量 |
无居民海岛 | 1 | **火山列岛岛群 | 工程周边 | 1.2km | 在海岛景观和岸线自然属性保护基础上,适度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农渔业,开发过程中需注重海岛**与环境保护。 | 水文动力、冲淤 |
自然岸线 | 1 | 鱼山岛周边自然岸线1 | 工程西南侧 | 1.6km | 按照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管理,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长度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禁止在严格保护岸线范围内开展任何损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 水文动力、冲淤 |
2 | 鱼山岛周边自然岸线2 | 工程东侧 | 2.3km |
重要水生生物“三场一通道” | 1 | 凤鲚 | / | 项目位于凤鲚的索饵场及索饵洄游路线范围 | 重要水生生物 | 悬浮泥沙 |
2 | 鮸 | / | 项目处在鮸的主要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路线上 |
3 | 宽体舌鳎 | / | 项目位于宽体舌鳎的主要产卵场 |
4 | 白姑鱼 | 工程东侧 | 紧邻白姑鱼的产卵场范围 |
5 | 黄鲫 | 工程东侧 | 紧邻黄鲫的产卵场范围 |
海域水环境 | 1 | **近岸一类区(ZJ02AⅠ) | 四周 | 最近距离为项目北侧2.6km | 一类海水水质 | 悬浮泥沙 |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简述
1、水文动力环境
(1)从工程水域水流流态演变过程来看,拟建输灰码头附近海域水流流态较为**,主要为顺岸东西向的往复流;(2)拟建工程东北侧矶头外侧为-20m以上的深槽,流速强劲,流态较为平整。受该处矶头岸线的挑流影响,工程区西侧水域发育一小范围回流;拟建码头水域处于涨潮流的荫流区,涨潮流流速弱于落潮流流速,涨落潮主流向与码头走向接近平行;(3)拟建输灰码头为桩基结构形式,仅码头前沿附近局部水域需要开挖。因此,该工程实施后大范围海域涨落潮水流仍呈沿岸线和深槽的往复运动规律,水流流态没有变化,****工程局部水域;(4)拟建工程位于**湾湾口中部火山列岛附近水域,潮流整体呈往复运动趋势。该海域潮流流速较大,动力较强。大潮期间平均流速介于0.5~1.0m/s之间,最大流速介于0.8~1.4m/s之间;(5)输灰码头为桩基结构型式加上开挖范围有限,因此拟建工程实施后对周边海域水流动力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有限,水流流速变化主要集中在工程附近局部区域,且主要以减小趋势为主,减小范围主要呈现东西走向,平均流速减小值多在0.20m/s以内;(6)拟建输灰码头实施后,对周边工程影响有限。仅东侧散货码头停泊水域水流流速有所减小,减小值多在0.04m/s以内。
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
(1)拟建输灰码头为透水建筑物,该方案实施后****工程局部水域,对周边海域和码头工程影响有限,仅东侧散货码头停泊水域略有淤积,年淤积多在0.1 m以内;(2)就冲淤分布趋势而言,拟建码头工程建设后,受桩基阻流以及地形开挖影响,工程附近水域主要以淤积为主,且冲淤幅度具有工程区至外侧海域逐渐减弱的趋势。从淤积分布来看,方案实施后最大平衡淤厚约3.5m,但淤积范围多限制在拟建码头平台下方及码头前沿附近开挖水域;(3)总体来看,输灰码头位于**湾湾口东南侧鱼山岛北侧局部水域,工程水域水深条件较好,码头前沿水域开挖有限,最大挖深在2.6m左右,且拟建码头为透水建筑物,受桩基阻流影响,本项目实施后码头平台下方及停泊水域会有一定程度的淤积,其余区域海床冲淤变化幅度很小。根据数模试验结果,待海床地形冲淤变化达到平衡稳定时,码头平台下方近岸区域淤积幅度多在3.5m以内,码头前沿停泊水域也会有0.5~2.5m的淤厚;(4)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工程建设实施后,海床地形冲淤变化调整平衡时间约为5~8年,其中前3年为地形冲淤调整发展的迅速期,第3年后会趋于缓慢稳定期。因此,建议在竣工后前3年加强水深地形监测,及时掌握海床冲淤发展动态趋势。
3、水环境
(1)本项目水域悬沙影响主要来自施工疏浚作业,全潮工况下施工产生的悬沙浓度增量介于10~20mg/L、20~50mg/L、50~100mg/L、100~150mg/L、大于150mg/L的影响范围分别是2.90km2、0.93km2、0.32km2、0.15km2、0.10km2,疏浚施工作业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结束,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将消失。
(2)项目营运期船舶舱底含油污水及船舶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接收处理,以保证船舶污水不排放入海。营运期港区人员****电厂化粪****基地污水厂集中处理。初期雨水、码头冲洗****基地污水处理厂回用水系统****电厂厂区洒水降尘。
因此,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对所在水域环境影响较小。
4、生态(含渔业**)
(1)施工期海洋影响
本项目桩基施工及疏浚作业均会对水域生态造成影响,根据计算,码头桩基施工直接造成底栖生物永久损失量约为0.26kg,潮间带生物永久损失量约为1.55kg。桩基扰动造成底栖生物暂时性影响的一次性损失量为3.91kg,桩基扰动造成潮间带暂时性影响的一次性损失量为75.18kg。施工期疏浚造成底栖生物一次性损失量约52.82kg。疏浚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对鱼卵、仔鱼造成的损失量分别为4.22×106ind、5.34×106ind。
(2)运行期海洋影响
营运期维护疏浚面积与施工期疏浚面积相一致的,造成水域生物影响与施工期疏浚基本一致。
5、固废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集中清理,钻渣运至合法消纳场,疏浚施工前将落实抛泥手续,取得相关手续后送至倾倒区倾倒
本工程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都能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小,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可满足危废安全存放的要求。
6、大气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施工产生的扬尘,本工程施工时应做好定时洒水降尘;工程施工机械、船舶等由于大都以燃料油为动力,在作业时发动机会产生燃油废气;工程位于海边作业,空气流性稀释扩散条件较好,因此,排放的尾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运营期
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靠泊码头的船舶废气及输灰粉尘。经预测本项目营运期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7、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设备安放、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此基础上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噪声主要为码头作业噪声。经预测,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8、 环境事故风险
工程主要环境风险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船舶碰撞溢油事故。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本报告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采取措施后,环境事故的发生概率可明显降低,事故发生对环境的影响可明显减小。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的水域生态**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汇总见表2。本项目总投资为1542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80.49万元,占总投资的4.41%。
表2 生态**赔偿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污染/影响因素 | 生态**赔偿及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达到目标 |
施工期 | 生态 | 本项目共需进行海域生态补偿费用约125.49万元。 | 赔偿生物的损失 |
1)合理安排施工季节与施工进程,应尽量缩短水上作业时间。 2)疏浚泥抛泥前,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落实完善抛泥区的申请工作,疏浚泥满足抛泥区要求才可进行抛泥作业。 3)加强施工期及营运期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严禁向水域倾倒各种垃圾与排放废污水。 4)施工应选择海况良好,潮流较缓的情况进行施工作业,避免恶劣天气,保障施工安全,并避免悬浮物剧烈扩散。 | 尽量弥补因工程建设造成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
废水 | 1)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相关标准后回用。 2)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厂区除尘。 3)船舶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交有资质单位处理。陆域施工人员生活废水收集后排****基地****处理厂内进行处理。 4)本项目船舶舱底油污水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收集处理,严禁在港区内排放机舱含油废水。 5)提高疏浚施工精度,减少疏浚超挖方,尽量减少疏浚作业对底质的搅动强度和范围,进而从根本上减少疏浚过程中悬浮泥沙的产生量。 | 减少悬沙扩散影响,污水达标排放。 |
废气 | 1)施工场地做好硬化,并及时洒水降尘,施工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控制好车速,以减少扬尘产生量。 2)项目施工方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缩短现场施工作业时间,以减少施工机械设备、船舶排放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加强对施工机械、船舶、车辆的维护保养,使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船舶和车辆。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机械、船舶废气和车辆尾气的排放。 4)采用清洁焊丝,以减少焊接废气排放量 | 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固废 | 1)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弃于海中,应集中收集定期上岸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理。 2)疏浚泥抛泥前,建设单位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落实完善抛泥区的申请工作,疏浚泥满足抛泥区要求才可进行抛泥作业。 3)钻渣运至合法消纳场。 | 保护场地环境 |
噪声 | 1)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采取高性能、低噪声的设备,降低声源噪声,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2)定期检查维护施工船舶、施工机械的性能,严格控制车辆、船舶鸣笛。 | 达标排放,不降低现有声环境功能 |
营运期 | 废水 | 1)港区****电厂化粪****基地污水厂集中处理。 2)船舶舱底油污水由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置,严禁在港区内排放机舱含油废水。 3)营运期船舶生活污水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置。 4)港区初期雨水、码头面冲洗废水经明沟收集,排入码头及引桥面下的集污池,经转子泵加压后,****电厂厂区处理达标后回用。 | 各类污水达标回用 |
废气 | 1)营运期对船舶进行定期保养,船用燃料采用低硫分的燃料,尾气达标排放。 2)对装船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收集并设置6套布袋除尘器对废气进行处理。 3)对输灰管道及装船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维护,保证装船系统的密封性。 4)若大气污染物跟踪监测数据无法达标时,需改进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固废 | 1)港区工作人生活垃圾,应放置于统一的收集装置,经分类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置。船舶生活垃圾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沉淀池产生污泥委托处置。 2)机修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置。应遵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 3)对于维护性疏浚工程,在维护性疏浚实施前应向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提出倾倒申请,并落实相应倾倒许可手续,严禁随意倾倒或直接抛海。 | 保护场地环境 |
噪声 | 1)船舶配置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定期对船舶上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及其降噪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更换,以减少机械不正常运转带来的机械噪声。 | 达标排放,不降低现有声环境功能 |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项****电厂输灰码头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和海洋功能区划。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海洋生物损失可通过适当的生态补偿等进行修复,其它不利环境影响大多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小或避免。只要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实施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不存在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因素,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公众如需要查阅环评报告或其他资料,可致电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也可上门联系,资料索取时间不迟于2025年4月14日,也可通过网络方式直接下载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版。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为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单位或团体。公众可以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
公示文本网络下载链接:http://www.****.com/col.jsp?id=107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25 年3月31 日起十个工作日。
九、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地址:**省**市**县高亭镇徐福大道988号362室(岱西片区)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152****0832
(2)环评单位:******公司
地址:**省**市莫干山路 929 ****中心 2 幢 12 楼 联系电话: 189****7030
(3) 环保审批部门:****环境局
地址:**市**海天大道681****中心2号楼35楼 联系电话:0580-****999
公告发布单位:****
2025 年3 月28日
****电厂-输灰码头环评送审稿250328.pdf